中文|English
张顺洪: 十年前我看北约对中国的挑战

我国面临的世纪性挑战及应对
 

张顺洪


       文章摘要:北约的挑战是我国面临的世纪性挑战,整个21世纪北约的扩张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近年,北约对我军事围堵呈加强之势。面对这种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的挑战,我国该怎么办?在国内,一要提高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备战意识;二要尽力制造尖端武器,尽快提高军事实力;三要切实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四要切实缩小贫富差距,扭转两极分化趋势;五要切实打压腐败势力,遏止颓废奢糜腐朽之风。在国际上,一要力保朝鲜和伊朗,使其不被北约控制;二要动员国际力量,构建国际统一战线;三要加强与俄罗斯的联系与合作,尽力延缓其倒向西方的步伐;四要尽力分化北约国家,削弱国际敌对势力;五要保持与北约周旋,力求软化其对我敌视态度,避免或至少延迟其与我军事摊牌。

关键词:北约,挑战,应对策略

一、我国面临的世纪性挑战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已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大国,各项事业全面飞跃,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昂首阔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0年,我国在生产总值上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际国内,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世所罕见的挑战。而在诸多挑战中,最大的、长期存在的莫过于不断扩大的北约的挑战。可以说北约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世纪性挑战。在整个21世纪,中国都将面临着北约的严峻威胁。这是笔者长期学习和研究世界史所产生的挥之不去的真切体会。撰写这篇文章决不是为了提出什么危言耸听的观点,只是想以科学的态度揭示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和可能性。那么,面对这种世纪性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从一个世界历史工作者的视角进行初步的探讨。

图片

1.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今天的世界格局是旧的世界格局的延续。在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分离状态。旧大陆的人们甚至还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旧大陆有些部分相互联系也很少,中国与欧洲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从这种意义上讲,可以说那时还不存在一个整体的世界格局。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是整体的世界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也是西方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殖民扩张、殖民统治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在世界格局中,西方一直处于某种程度的霸主地位;不管是一国作为霸主或几国同时称霸,西方在世界格局中始终处于某种程度的主导地位,始终拥有波及全球一定范围的世界性霸权。从15世纪末叶起,西方的殖民扩张、殖民统治不断向世界各地蔓延,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一步步地建立起各自的殖民帝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地图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不同颜色的帝国版图。这种格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重大变化。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老牌的殖民帝国沙皇俄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战期间,苏联为打败法西斯帝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又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殖民帝国纷纷解体;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新生的发展中国家。100多个新生的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是战后世界格局发生的最深刻、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变化。但是,在世界格局中,西方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西方的霸权只是削弱了,并没有消失。苏东剧变后,美国主导的西方霸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加强,霸权主义变得更为活跃。

世界形势是复杂的,但同时也是明朗的。说复杂,是因为在世界格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有双边矛盾、多边矛盾,有全局矛盾、局部矛盾,有政治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军事矛盾,还有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及其斗争形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说明朗,是因为从宏观上讲,世界格局中的力量较量有若晨星。最大的力量较量不是别的,而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美国及其盟友是“单极化”力量,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多极化”力量。美国是“单极化”力量的代表,中国是“多极化”力量的代表。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体现在世界格局中主要就是中美较量。中美较量的结果决定着21世纪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态势。

“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单极化”和“多极化”。本文所讲的“单极化”,不是指美国实现“一超独霸”。“单极”也不是指美国一国这个“极”,而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形成的“极”。“单极化”就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强化其霸权体系的一种趋势。这一集团通过推进单极化,加强西方霸权,阻止任何发展中国家或国家集团强大起来,突破其霸权体系,颠覆其霸主地位,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发达的”状态,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发展中”的状态。

那么,什么又是“多极化”呢?这里所讲的“多极”不是指过去学术界常常强调的美、俄、中、英、德、法、日、意等大国形成的若干个“极”。这些大国除中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虽然是东方国家,但长期以来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集团的成员。今天的俄罗斯背离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加入资本主义大国俱乐部的可能性。这些国家即使形成各自单独的“极”,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化”。真正的多极化应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伊朗、埃及、阿根廷、东盟国家等不断强大,逐渐形成一系列“极”;同时,西方霸权体系相应地不断削弱,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也相应减弱或可渐趋解体。

这种“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体现了当今世界两大矛盾,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矛盾,也是相互交错的。在这两大矛盾中,中国都与西方大国处于对立面。在21世纪,总体上讲,占主导地位的是南北矛盾。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可能出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局面。

这一较量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仍然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单极化”取胜或“多极化”取胜。“单极化”取胜,那么几百年来的西方霸权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多极化”取胜,则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代形成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的世界秩序将被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格局中将会更加强大。在现阶段,一方面,“多极化”是一种时代发展大趋势;另一方面,“单极化”还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在世界格局中呈相对下降趋势,但为了维持共同利益,这些国家将会进一步凝聚力量,以保持在世界格局中的整体优势地位,继续扮演主导角色。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发展趋势同时存在,就恰好预示着“单极化”与“多极化”将会出现日益激烈的碰撞。今天,西方对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着巨大优势;不仅在综合实力方面,而且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都保持着巨大优势。国际垄断资本还很强大。这就意味着西方国家将长期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不能排除“单极化”取胜的可能性。西方主导的“单极化”取胜就意味着世界历史发展将经历新的曲折。

分析当今世界形势,不应把美国与北约分割开来。美国对中国的挑战和北约对中国的挑战是一个整体,是美国-北约挑战。为了准确反映客观实际,也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为了叙述简便,有必要形成一个新概念,即将美国-北约简化为“美-约”,译成英文新词是:“Amenato”。美国和北约的挑战则可称为“美-约挑战”。“美-约挑战”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面临的世纪性挑战。这个挑战是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威胁。这种危险性将存在于整个21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今天,我国舆论界往往忽视北约的活动,也往往把欧盟与美国区别甚至对立起来看待,而无视美国与欧盟中的主要国家同是北约成员,是军事盟国。实际上,北约的东扩与欧盟的扩大是同一种力量、同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的体现。

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与北约相对应的华约解散,而美国主导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团北约却不断东扩,从“冷战”结束时的16国扩大到目前的28国。“北约东扩”是当今世界事务中,一个无法屏蔽的“关键词”。


2.北约的历史、现状与走向

(1)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年,美国为了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计划,联合西方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NATO)。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8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1] 北约成立后,其成员国不断增多。1952年,土耳其、希腊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西班牙加入。苏东剧变后,北约大量获取“冷战”胜利果实,积极吸收原苏东地区国家。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约;2004年3月,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加入;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至此,北约成员国已达28个。北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联盟。在今后一个时期,它还将进一步消化“冷战”胜利果实,继续东扩。

(2)现状

北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原初的12个国家扩大到28个国家。此外,北约今天还有22个“和平伙伴关系国”,它们是: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黑共和国、芬兰、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格鲁吉亚、爱尔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耳他、摩尔多瓦、蒙特内哥罗、俄罗斯、塞尔维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在这22个“和平伙伴关系国”中,北约已同意其申请加入的有:奥地利、格鲁吉亚、乌克兰。同时,北约在东方还有4个“联系国”,它们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

近些年来,北约在世界事务中极为活跃,但我国媒体对北约的活动关注得很不够,介绍得不多。这里让我们仅仅看看北约2010年的一些活动。北约网站对北约2010年的活动发表了述评。[2] 从这些公开的信息中,我们对北约2010年的活动亦可略见一斑。

1月份:北约多国战略空运力量(NATO’s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Airlift Capability)向遭受地震灾害的海地运送紧急救援物质。28日,北约在伦敦召开阿富汗问题会议,重申“国际伙伴”有责任将“和平与稳定”带给阿富汗。会议支持促进阿富汗和解与统一的政治倡议。

2月份: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Rasmussen)出席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鼓励“朝气蓬勃的北约”扩大影响范围。中旬,在非洲联盟高层领导人访问期间,首要议程是增加国际组织间的实际合作,北约将向非盟提供海空运输能力。本月还见证了北约与巴基斯坦之间政治关系的强化,双方关系的强化于2010年6月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访问期间达到高潮。

3月份:24日是“海洋之盾行动”(北约在亚丁湾地区反海盗行为)的一周年。北约正在积极通过反海盗行动加强该地区的“安全”。在北美与欧洲政界、社团、知识界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高层会议期间,北约秘书长提出了如下构想:通过建立综合导弹防御体系,构建从温哥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同一安全顶”(one security roof)。

4月份:在爱沙尼亚的塔林,北约国家外交部长们对“一项雄心勃勃的议程”进行了讨论,包括新的战略概念、北约核政策、导弹防御合作前景。同时,外交部长们还一致同意帮助阿富汗政府为阿富汗事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塔林会议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拉(波黑共和国)受邀加入成员资格行动计划。

5月份:10至11日,北约卓越网络防卫合作中心(NATO Cooperative Cyber Defence Centre of Excellence)和几家瑞典政府机构开展了波罗的海网络之盾训练(Exercise Baltic Cyber Shield)。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K. Albright)主持的专家小组分析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并提出建议。17日,北约报告《北约2020年:有保障的安全,有活力的接触》正式提交给北约秘书长和北约成员国。

6月份:在达成协议后,国际安全救援部队(ISAF)的“非杀伤性物质”首批实现了由铁路从拉脱维亚的里加,经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于6月9日运送到阿富汗。这一协议极大地方便了北约向阿富汗运送物质,比空运要节省得多。本月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讨论了改革和资源问题。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国防部长们寻求使联盟变得更精干、更有力、更节俭的其他方式。24日,在马德里举行签字仪式,成立了一家卓越反自制爆炸装置中心。

7月份:北约战术导弹防卫项目负责人宣布北约的第一个战术导弹防卫能力通过了关键实验。20日,北约秘书长出席喀布尔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阿富汗政府和包括北约的“国际社会”支持向阿富汗安全主导转移的一个联合框架。

8月份:4日,北约国际参谋部(NATO International Staff)成立了一个新的分部,称作新生安全挑战分部。这个分部集中应对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网络防卫、能源安全的挑战。欧洲-大西洋灾害应急协调中心(EADRCC)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动员向巴基斯坦提供防洪救援物质。

9月份:北约秘书长在意大利阿斯平研究所发表演说,称赞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在2010年得到了稳步的改善。他说,盟国与俄罗斯已达成一致意见,以民主、合作、各国安全不可分的原则,实现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建立持久和平的愿望”。21至22日,北约秘书长在联合国大会会见世界领导人,他强调需要向阿富汗转移安全和发展领域的责任。22日,北约-俄罗斯委员会在纽约举行会谈,外交部长们表达了共同看法:促进关系与探讨可以加强实际合作领域的时间已经来临,以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如阿富汗问题、海盗活动、恐怖主义。

10月份:北约秘书长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举办的活动上,公开描绘了北约新战略概念的方向:“积极接触,现代防卫”。14日,在布鲁塞尔,北约国家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给即将在里斯本召开的北约峰会准备工作提供了最后的“政治指导”。29日,北约决定逐渐缩减“科索沃维和部队”(KFOR),大约减少到5000人。这意味着“科索沃维和部队”向威慑性存在的转变又迈进了一步。

11月份:19至20日,北约峰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28个成员国领导人讨论并通过了北约战略新概念,指引北约今后10年的发展。同时,欧洲导弹防卫系统、阿富汗战争、北约与俄罗斯关系也是本次峰会的焦点。[3]

北约战略新概念的正式名称为《北约成员国防卫和安全战略概念》。其要点是:(1)重申北约成员国相互防卫的盟约,包括防御对北约成员国公民的新威胁;(2)要求联盟负责承担防止危机、处理危机和稳定危机后局势的责任,包括与其国际伙伴更加紧密合作;(3)给全球范围内北约的伙伴提供更多的政治接触,并让其在确定北约主导的军事行动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4)要求北约致力于为没有核武器的世界创造条件这一目标,但只要世界上有核武器,北约仍将是一个核联盟;(5)重申北约的坚定承诺:对能满足成员国资格标准的欧洲民主国家敞开大门;(6)要求北约朝着“更加有力、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联盟”的目标继续改革。

《北约成员国防卫和安全战略概念》强调:“我们国家的公民依靠北约保卫联盟的民族,随时随地为我们的安全需要部署坚强的军事力量,并帮助全球范围内我们的伙伴促进共同安全。世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北约的根本使命始终如一:确保联盟始终是一个自由、和平、安全与共同价值的无与伦比的共同体。”关于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北约战略新概念认为:“北约对俄罗斯不构成任何威胁。相反,我们希望看到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将根据来自俄罗斯的互惠愿望采取相应的行动。”[4]

北约网站对2010年北约活动的简评以及北约战略新概念的简要内容,足以表明北约是一个极为活跃的军事集团。进入2011年,北约针对西亚北非出现的变局,大打出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武力干涉利比亚内政;同时,也试图武力干涉中东他国内政。

北约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同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据2004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北约当时26个成员国总兵力约为450万,一体化部队约70个陆军师、350艘军舰和120个空军作战飞行中队,配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5] 美国是北约的主导者,仅其一国的军事力量也是全球第一。

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美国军费持续上升,在全球军费开支中占很大的比重。2001年,美国军费预算为3105亿美元,约占全球军费开支的34%。2005年,全球军费开支达11 180亿美元,美国占其中的48%。2007年,全球军费开支总和超过了1.3万亿美元,美国的军费约占其中的一半。2011年,美国的军费预算是7082亿美元,预算总额再创历史新高。[6]加上北约盟国的军费开支,美-约的军费开支对世界任何一国都占有压倒性优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试验新式武器,如激光武器;不断上演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军事演习。

北约发展的特点体现出两个字:“稳”和“实”。北约60多年来稳步发展,成员国不断增多;内部机制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机构组织和全球活动是实实在在的。北约不愧为一个“朝气蓬勃的”的军事联盟。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北约。关于北约的性质,西班牙《起义报》2009年4月3日上的《解散北约的10个理由》做了极好的评论。[7] 文章指出:(1)北约是最具攻击性和最好斗的世界军事组织,加大了爆发新战争的危险;(2)北约是一个不民主的组织;(3)北约是对民主的威胁;(4)北约以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为借口,参与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5)北约推动了新一轮军备竞赛,是全球军事化的代表;(6)北约是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和世界军工企业与武器交易日盛的罪魁祸首;(7)北约推动了核扩散,增加了核战争危险;(8)北约将失控的移民看作威胁,一个军事组织来处理移民问题才是最令人担忧的;(9)北约使美国对欧洲政策的控制长期存在;(10)北约的主要职能是捍卫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特权和利益。这篇文章充分揭露了北约的真实面目,尤其是第10点极为精辟地阐明了北约的本质!

(3)走向

在可预见的将来,北约还会继续扩大。北约扩大的方向包括欧洲内部尚未加入的国家,如奥地利、瑞典等;也可能向南扩张,将马耳他、塞浦路斯等纳入;甚至可能跨过地中海,南扩到非洲北部。但是,北约扩大将会以东扩为主,首要目标是前苏东地区的国家,近期主要会是马其顿、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前苏东地区国家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北约东扩的重点。同时,北约也可能试图将一些受其扶植或控制的亚非拉国家纳入。

整个21世纪北约的扩张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目标是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遏制中国的发展,扰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阻止中国崛起,甚至瓦解中国。为了针对中国,北约也必将加强在我国东边的扩张活动。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北约将会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的联系与合作,主要由美国出面。这一扩张可能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将这些国家直接纳入北约;一是以美国为主导,形成事实上的亚太地区“小北约”。

在今后若干年内,从北约扩张趋势和世界形势看,北约用兵的重点在亚洲。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局部地区也有可能用兵,主要是阻止出现类似伊朗这样的反对霸权主义不愿屈从西方的国家或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或打击甚至颠覆左翼政府。北约不大可能在欧洲动武。在亚洲,北约将会继续保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某种程度的军事存在。2011年3月,北约国家对利比亚发动了侵略战争,目前仍在进行中;近期北约也有可能武装干涉叙利亚内政。但是,北约下一步最大的侵略目标是伊朗。而在对伊朗动武之前,北约将会采取一系列削弱伊朗的措施,加强对伊朗的包围。为了做到这一点,北约很可能着力切断伊朗与中国的陆上通道。巴基斯坦处于中伊之间,东连中国,西接伊朗。所以,今后数年北约很可能用兵的地方是巴基斯坦,将巴基斯坦纳入其控制之下。这可能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巴基斯坦扶植亲西方政权,以协助维持国内局势为借口出兵巴基斯坦;二是在巴基斯坦制造动乱,然后或以反恐名义出兵控制巴基斯坦。北约控制巴基斯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切断中伊之间的战略通道,并直接缩紧对中国的包围圈。当然,北约也有可能在不控制巴基斯坦之前就对伊朗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但西方国家会担心伊朗经巴基斯坦从他国获得军事援助,从而使西方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无法成功攻占伊朗。因而,从稳妥起见,北约近期不大可能贸然进攻伊朗,而会进一步采取迂回遏制战略。

3.美-约与中国的关系走势

近年,美-约对我军事围堵呈加强之势。关于美-约与中国的关系的走势,本文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判断。

第一,不能排除美-约与中国军事摊牌的可能性。历史的经验教训揭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从15世纪末哥伦布远航美洲起,西方列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动侵略战争。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存在期间,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在世界各地也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苏东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赤裸裸发动了几场侵略战争。20世纪90年代对南斯拉夫地区发动两次侵略战争;接着在亚洲地区先后发动了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最近,北约国家又展开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西方国家从此就不会发动新的侵略战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愿意看到世界其他任何地区和国家,更不用说社会主义中国,在实力上超越西方,从而从根本上终结西方几百年的霸权。在促使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中,西方国家并没有发动战争。如果西方不能通过和平的方法达到演变和瓦解中国的目的,则战争就是可能的选择。

第二,美-约将试图进一步缩紧对中国的包围圈,在中国外围取势。美-约将长期驻军阿富汗,并且从长远看还会试图扩大在中亚、西亚的军事存在;同时,将加大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渗透,从西边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在我国东边,北约的领头羊美国将会加强美、日、韩、澳军事合作,不断挤压我国战略空间。在朝鲜半岛等地制造紧张局势,破坏我国的和平发展环境,强化对中国的包围和干扰。在南面,美-约将会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拉拢并鼓动这些国家与中国对抗;将会进一步加强与泰国、缅甸、印度等国的合作。很有可能的是,将在缅甸扶植亲西方政权;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或会寻找借口出兵缅甸,控制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在我们的北边,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与蒙古的合作。近年,美国与蒙古加强了军事交流,美军还参加了在蒙古的军事演习。此外,美-约将会进一步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拉俄罗斯倒向西方。

第三,美-约可能采取试探中国兵力的行动。例如,设计代理人战争,在东部鼓动日本以钓鱼岛等问题为借口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在南海,有可能挑动东南亚有关国家与中国军事对抗;在东北亚,可能怂恿韩国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在西南亚,可能鼓动印度挑起与中国的军事争端。同时,美-约也有可能对中国直接发动小规模的试探性战争。例如,在台海地区或在新疆西部,直接发动小规模试探性战争;在局部地区采取长期的侵略行动,拖住中国,消磨中国实力,破坏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第四,等待时机,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军事摊牌!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力日益加强,在军事技术领域正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且我国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约不会轻率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战争,而会长期“潜伏”在中国周边,等待时机。一旦中国因地区之间、贫富之间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深,出现叛乱或动乱,美-约就会趁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以图一举分化瓦解中国。北约对利比亚采取的行动就很有启发。从事件发展的进程看,一是长期挤压其发展空间;二是培植反政府势力;三是制造动乱或内战;四是武装干涉;五是(很可能)分裂该国。

如何避免与美-约的军事摊牌?美-约与我国关系如何发展,主动权并不掌握在我们手中。我国并不希望冲突和对抗,但美-约要遏制打压我国。我国处于守势,美-约处于攻势。在这种条件下要做到避战,关键是我国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给美-约以可乘之机。孙子兵法云:“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北约对中国动武不仅仅会破坏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也会破坏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在军事上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且拥有核武器,一旦美-约悍然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这就意味着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甚至可能使用核武器,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了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中国必须尽力避免与西方的军事摊牌。怎样才能做到“恃吾有以待也”和“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二、如何应对?

挑战是客观存在,无视是自我麻痹。那么,面对这种危及中华民族生存的挑战,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应对这样的世纪性挑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正确的国家战略和世界战略。本文试图从宏观层面,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简要地阐述一些久久萦怀的体会和想法。

(一)国内方面

我国在坚持基本国策的同时,为了成功应对美-约的挑战,从宏观层面和根本上讲,做好以下几点是极为重要的。

1.提高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备战意识

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没有经历反抗大规模入侵的战争,也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内战,可以说承平日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呈现出和平、宁静、繁华的盛世局面。但是,国际形势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出现了对我极为不利的发展潜势。战争正在向我们逼近。我国将长期处于强敌威胁之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世情”教育。特别是要对北约的动向及时准确地报道,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国际形势,了解我们面临的危险。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列强曾经不断入侵中国,有时是一国将战争强加给我们,有时是联合起来。而今天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俄罗斯外,昔日列强即今天的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实际上联合起来了,组成了军事联盟,形成共同对付我国之势。北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集团,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开动各种舆论机器,包括学术界,长期地、系统地、不断翻新地对中国进行妖魔化,为对付中国打下舆论基础。我们要让全民族意识到这样的威胁,增强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备战意识,绝不可自我麻痹,放松警惕,陶醉于眼前的和平乐章之中。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国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对手也在积聚力量。我国媒体要有意识地不断揭示我们面临的这种威胁和挑战,要将美-约的扩张之势和在世界各地的侵略行径充分地公诸于世;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都要着力揭示美-约对我国生存的威胁,培养广大青少年正视危机的思想意识和敢于应对挑战的意志和决心。
2.尽力制造尖端武器,尽快提高军事实力

北约是强大的,而且还会变得更为强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拥有数百万大军,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在军事上对我有巨大优势;其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扼守战略要道。我国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尽力发展军事工业,尽力制造尖端武器,提高我国军事实力。在军事实力上,决不能拉大与美-约的差距,而要不断缩小差距。要加强军事建设,我们就必须巩固和加强独立自主的军事工业体系,在尖端武器的制造方面绝不能受制于人。我国必须要有独立自主制造尖端武器的能力,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国公司,不能依赖进口。西方国家决不会将先进武器出售给中国,在战争时期就更不可能了。平时,进口武器只能是辅助手段。中国与西方每一个单独的国家不一样,我国必须要有自成一体的军事工业体系。西方国家如英、法、美、德,单独一国并不需要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它们是盟国,各国军事工业可以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这一点我国是做不到的。从国际格局看,如果我国与美-约处于交战状态,俄罗斯保持武装中立的话,我国则难以从外部获得先进武器,对外渠道甚至可能完全被切断。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我们将无法长期坚持大规模反侵略战争。这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完全不一样的。建立和保持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要有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作保证。这就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战略行业和骨干产业不能受制于人,也就是说不能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不能被西方跨国公司所控制。

3.切实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为了长期应对美-约的军事挑战,我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具有大规模反侵略战争能力的经济基础。建立这样的经济基础,关键是要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和加强国有骨干企业。国有骨干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大厦的基石和台柱子。经济大厦即使外表很漂亮,殿堂金碧辉煌,琳琅满目,但如果没有坚强的基石和台柱,就经不起风暴。没有台柱和基石,大厦就弱不禁风,一遇风暴就会倒塌。一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外资企业将纷纷撤离;一些私有企业,国家难以掌控,也有可能为了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而逃离。这样,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存在,没有国有骨干企业的支撑,整个经济基础就将崩溃,就无法进行大规模反侵略战争。所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绝不简单地是一个经济比例问题,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北约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要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和伟大的历史意义。任何否定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而主张私有化的言论和做法都是极其错误和极端危险的。决不能搞土地私有化。阻止私有化,加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理论上要讲清楚,在全党形成广泛共识;舆论上要加强宣传,理顺人心;制度上要加强创新,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加强提供制度保障;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大量培养和启用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人才。

只有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我国的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经济基础的性质是由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如何来决定的。确保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的经济基础才是社会主义的。这时,其他经济成份,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就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如果公有制经济丧失了主体地位,我国经济基础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非公有制经济就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了。为了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保持现有的国有骨干企业的同时,我们还须采取切实步骤,不断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国有企业。建立大批这样的国有企业,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能有力地解决就业问题,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还要探索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的科学的、合理的途径和办法。这样才能巩固和加强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能够经得起大规模反侵略战争考验的经济基础。

4.切实缩小贫富差距,扭转两极分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大批亿万富翁,另一方面出现了庞大的低收入群体。许多人包括大量农民工每月工资仅1000元左右。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收入低,出现了“蚁族”、“漂族”[8]。在这些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中,不满情绪正在积淀。这种趋势若不加以扭转,任其发展下去,必将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两极分化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难以遏制,有可能出现失控局面,酿成社会动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若继续发展下去,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必将尖锐。如果内部出现大动乱,外敌就会趁机干涉我国内政,达到分化、瓦解中华民族的目的。古今中外,由于社会两极分化而出现动乱甚至改朝换代、江山易色,是屡见不鲜的事。我们不需要实践再证明一次!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导致农民起义。就是在今天的世界,巨大的贫富差距引起社会动乱导致政府垮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2011年元月,突尼斯出现动乱,根本原因就是失业和贫困。结果总统外逃,政府更替。随即埃及出现连绵数日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和动乱,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被迫黯然下台。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出现了反政府示威游行。利比亚则爆发了内战,西方国家趁机武装干涉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拉大趋势呢?关键也是要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确保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了长治久安,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问题。例如,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大民生之本,要由国家提供基本保障。也就是说,解决教育、住房、医疗不能靠市场化,而是要以国家保障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要采取切实措施,搬走压在广大低收入群体头上的被网民称作的“新三座大山”,排除社会动乱之源。

中国在国情上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现阶段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受损害的一方,西方是得益的一方。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仍然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经济体系。西方国家处于“发达”状态,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欠发达”的“发展中”状态,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例如,有数据显示,“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的成本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的3%,发达国家每小时平均工资18美元,第三世界国家0.5美元。”[9]一个法国人的劳动力成本等于47个越南人的;一个美国机械工人相当于60个中国记协工人的价值;受雇于美国公司的印度具有大学学历的工程师每人年工资不足1万美元,而美国典型的同类人员年工资为6-8万美元。[10]在这种国际经济体系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西方国家愈来愈富,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地越来越穷。资料显示,“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人均收入差距,1500年为3:1,1850年是5:1,1900年为6:1, 1960年为10:1, 1970年为14:1。[11] 今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不及美国的1/10。中国生产八亿件衬衫,才能换来西方生产的一架大飞机。这种状况是与世界经济关系的不公正性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经济关系当中,中国面临的压力必然大于美国面临的压力。西方处于施压的地位,中国处于受压的地位。作为受压方,中国时刻受到这种压力的撕扯,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甚至演变为动乱。美国由于整体生活水平较高,虽然居民收入差距也很大,但社会矛盾不会像受压方中国那么激烈。所以,美国社会就会相对稳定得多。至少暂时(在今后一个时期)会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如果发生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可能导致民族矛盾激化。这个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矛盾的加剧是出现内乱的重要原因。出现内乱又为外来的干涉提供了机会。而西方国家正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弱势,不断干涉发展中家内政,包括武装干涉,制造社会动乱,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受到极大损害,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甚至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发展中”地位。西方国家通过发射导弹的方式,就可以打乱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国家在哪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一场动乱,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积累的财富大量流失到西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5.切实打压腐败势力,遏止颓废奢糜腐朽之风

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腐败因素也在增长。社会腐败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社会上的颓废奢靡腐朽之风,一是党政官员的贪污腐化现象。党政官员中的腐败,容易为人们所关注,而社会上的颓废奢靡腐朽之风却不易“觉察”,一些低俗腐朽的东西甚至被许多人加以模仿和推崇。社会上的这种颓废腐败奢靡之风与党政官员的腐败相互激荡,使社会腐败形成浪潮。

这些年来,党中央加大了惩治党政官员腐败的力度,但是官员贪污腐化现象还没有根本好转。遏制官员贪污腐化现象,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监督外,重在治理人心,关键是要使广大干部队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个人如果相信中国将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去攫取第一桶金,使自己日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亿万富翁。那些动辄贪污数千万、数亿元的人决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吃喝玩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防止党政干部贪污腐化的一个关键。

社会上的颓废奢靡腐朽之风,这些年来呈愈演愈烈之势。从电视到网络,迷漫着一种崇尚奢侈、追求低俗、及时行乐的风气。社会腐败危害国家的发展,阻止国家的强盛。任何一个社会,腐败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衰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在末期都出现过严重的社会腐败问题;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是与社会腐败分不开的;今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相对衰落的征兆也是与其社会腐败问题分不开的。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衰落一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美国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就处于相对衰落之中。社会腐败是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不克服当前的不断蔓延的社会腐败问题,就可能出现社会动乱。为了防止社会腐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惩治党政部门中的腐败分子;同时,要阻遏社会上的颓废奢靡腐朽之风。要努力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人民的精神风貌始终昂扬向上。

(二)国际方面

应对美-约挑战,首先是要把国内的事情做好。只要始终保持国内的稳定和发展大局,美-约就不大可能冒险对我军事摊牌,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但同时,在国际上,我们要有更大的作为,要有长远的、整体的战略。以下几点应成为我国国际战略的长期思路。

1.力保朝鲜和伊朗,使其不被美-约控制

今天,中国与美-约较量的两个焦点是伊朗和朝鲜。在整个21世纪,美-约的国际战略重点将是针对中国。为了对付中国,美-约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的战略屏障,而今天中国的战略屏障东边只有朝鲜,西边则主要是巴基斯坦、伊朗等国。从目前形势看,伊朗是我国西边的最重要的战略屏障。当然,从技术上讲,美-约可以越过朝鲜、伊朗,对我进行军事打击。但是,美-约为稳步推进新的霸权体系,尽量削弱或消除中国的潜在战略盟友,以便与中国军事摊牌时付出更小的代价,甚至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将会先排除朝鲜、伊朗的这两道侵华障碍。可以说,从战略上、军事上讲,朝鲜和伊朗是我国的“必救之国”。朝鲜是我国东边唯一战略屏障;韩国和日本实是美国的军事盟国,相互关系十分紧密。如果朝鲜也被美国控制,则我国东北门户洞开,东北的形势将会急转直下。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也会马上突显出来。外部势力就会借机制造事端,干涉中国内政,甚至武装入侵。美-约如果控制了伊朗,则其东扩势力极大加强,进一步打通了通往中国的陆上通道。所以,美-约在向中国军事摊牌之前,将会攻打伊朗和朝鲜,很可能首先攻打伊朗。今天的伊朗反对霸权主义,不屈服西方国家的压力。伊朗在伊斯兰世界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同时也会得到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如果美-约不拔掉伊朗这个钉子,就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则其“后方”可能起火,已构建的霸权体系可能发生动摇,甚至崩溃。所以,从发展趋势看,美-约在对中国动武之前,还会尽量扫除中国周边的屏障。在这些屏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伊朗和朝鲜。一旦伊朗和朝鲜完全受西方控制或倒向西方,则美-约对中国军事摊牌的时间就不会长了。

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曾经在世界各地进行过数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构建起西方列强主导的世界霸权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考察西方的扩张手法和策略,可以看出这样一种现象:从扩张对象讲,一般是先弱后强,由近及远;从扩张方式讲,是徐图渐进,待机而动。例如,西方在殖民扩张时代,总的讲,扩张对象先是反抗能力较弱的美洲地区。西方殖民主义者通过屠杀和驱赶印第安人的方式,征服了美洲,占领了印第安人的家园,建立起大片白人移民殖民地。在西方列强征服美洲的时候,东方大国如中国、莫卧尔帝国却昧于世界形势,无视世界格局的变化。在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之际300多年间,我国总体上掌握着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主动权,掌握着制定外交和贸易“游戏规则”的权力,在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大大小小的军事冲突中最终都取得了胜利结局。但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朝廷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对不断逼近的严峻挑战缺乏充分的意识,没有世界眼光和世界战略,也就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应对之策。明清封建朝廷的历史性失误导致了19世纪直到今天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被动局面。

征服美洲后,西方殖民国家的扩张锋芒转向反抗殖民扩张力量较强的亚洲和非洲的地区。在亚洲地区扩张过程中,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7世纪初就开始在印度沿海地区进行殖民活动,逐渐从沿海向内地渗透;从18世纪中叶起,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到19世纪中叶完成对整个印度的征服。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其扩张势力在亚洲不断加强,总体讲是自西向东逐渐逼近中国。1840年之前,英国已占领锡兰(斯里兰卡);已基本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马来亚部分地区,占领了新加波;发动了第一次侵略缅甸的战争,迫使缅甸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并对中国进行过外交和军事试探,最后才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苏东剧变后,美国和北约在世界各地的扩张实际上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西方国家要加强其世界霸权体系,必须打压俄罗斯和中国。俄罗斯和中国成了西方打压的首要目标,但西方并没有直接对俄罗斯和中国动武,而是采取逐步削弱俄罗斯和扫除中国战略屏障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美-约发动了两次针对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21世纪头10年,在亚洲发动了两场战争,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现阶段,西方对俄罗斯采取的是弱化和西化的策略,一方面削弱俄罗斯,一方面要把相对削弱了的俄罗斯拉入西方阵线。而对中国采取的是西化分化的策略,用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来改变中国,但同时要瓦解中华民族。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从长远来讲,美-约将把中国作为遏制和对付的首要对象。整个21世纪,美-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将围绕如何对付中国展开,也有可能采取徐图渐进、待机而动的策略。甚至可能较长时间制造迷惑中国的和平、友好、合作的假象。在世界近现代,英国从17世纪初到印度沿海地区开展殖民活动到19世纪中叶完全征服印度,总共花了两个半世纪的时间;西方列强从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谋划武力征服中国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陷中国于半殖民地,超过了两个半世纪。今天,面对世纪性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为眼前的、暂时的和平景象和友好气氛所迷惑。

2.加强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同时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和亲华左翼政党的合作,动员国际力量,构建国际统一战线

在可遇见的将来,北约东扩之势难以遏制,北约和美国决不会自动停止扩张步伐。美-约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到一定程度,一旦有了时机,就可能与中国摊牌。那么,我们在与美-约的对抗中,在世界范围内从哪里能够获得支持呢?有两个方面,我们能得到支持。一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力量。在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中,在争取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需要相互支持,相互援助。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我们就能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从长远讲,我们要致力于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不能够因为与发达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关系,忽略和损害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失去真正的朋友。举办“中非论坛”和“亚洲论坛”,就是加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交流的很好的途径;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也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的合作。在世界格局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真正的朋友。虽然我们也需要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发展关系,但它们是我国的“敌国”,是图谋分化瓦解而且有能力分化瓦解我国的国际敌对势力。对这一点我们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与印度的关系极为重要。中国一定要努力发展好与印度的关系。中印两国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现代都遭受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有着相似的屈辱史;今天都需要改变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时代延续下来的旧的世界秩序。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利用中印之间的矛盾,拉拢印度,围堵中国,阻止中国崛起。西方打印度牌对付中国,就像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打中国牌对付苏联一样。西方国家利用印度对中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企图重演对付苏联的战略。我们要防止西方国家挑拨中印关系,离间中印两国。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印度。印度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掌控国家政权的垄断资产阶级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也有利益上的共同性。

我国在争取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的同时,还要努力争取西方一切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们。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与代表中下层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的联系与合作,主要是与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亲华政党的联系与合作,要赢得这些政党的理解和支持,以削弱西方敌对势力的力量。今天,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绝大多数都是代表中上层资产阶级利益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我国一方面要保持和发展与这些政党的良好关系,以便发展正常的国家间关系,但同时我们要用适当的方式,积极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亲华政党的联系和合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向全世界广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以争取全世界广大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解和支持。以各种方式凝聚国际力量,对捍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捍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与俄罗斯的联系与合作,尽力延缓其倒向西方的步伐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最大变数。俄罗斯仍然是一个世界大国,在军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美国抗衡。俄罗斯在世界格局中的走向,将会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西方一方面要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也在拉俄罗斯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北约。俄罗斯已成为北约的“和平伙伴国”。在地理位置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俄罗斯重心都在欧洲,受西方影响大。在世界近代史上,俄罗斯曾是西方列强之一,推行过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苏联时期,俄罗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对立状态,但苏东剧变后,俄罗斯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已显露出“回归”西方的势头。从发展的眼光看,不能排除俄罗斯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北约的可能性。稳住俄罗斯不让其倒向西方并加入北约,应是我国21世纪的长期战略。中国要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例如,要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四国”等合作机制,来加强与俄罗斯在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俄罗斯与西方也存在着多种矛盾和分歧。当俄罗斯与西方发生矛盾分歧甚至对抗时,我们要尽量站在俄罗斯一边,支持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重大事情要力争与其协调关系,采取一致步骤。与此同时,我们要长期力求保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努力劝阻俄罗斯加入北约。对俄罗斯倒向西方的倾向,我们绝不能忽视,一定要有所作为,采取预防措施。

4.尽力分化北约国家,分化美、日、韩、澳,削弱国际敌对势力

21世纪,我国在与美-约对抗中,一定要努力分化北约国家,分化美、日、韩、澳,以松懈其军事同盟,并从中争取支持我国的力量。首先是要分化欧盟与美国,要利用美欧之间的矛盾。应该更多地致力于与欧盟搞好关系,努力拉开欧美之间的距离。欧盟内部诸国之间也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和矛盾。我们要做好工作,与欧盟的一些大国搞好关系,拉近他们与中国的距离,削弱欧盟一致对付我国的基础。在东方,则要努力分化美、日、韩、澳等国,尤其要松懈日、韩与美国的关系。日、韩是亚洲国家,是中国的近邻,文化上与中国源远流长。我们要利用这种传统文化和地缘关系的亲近,拉近与日、韩的距离,削弱美国对日、韩的影响。日本从19世纪末期实行了“脱亚入欧”的策略,那么今天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亚洲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中国要引导日本“脱欧返亚”。

5.保持与美-约周旋,力求软化其对我敌视态度,避免或至少延迟其与我军事摊牌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中国既不会也没有必要主动挑战美-约,与其展开军事对抗。但是,我们必须始终防范美-约对我军事进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必改变世界格局,这就要打破西方几百年的霸权。这种可能的现实,西方难以接受。中国实现改变世界格局这一目标,无疑要通过和平的方式。而要以和平的方式改变世界格局、终结西方霸权,就要做到两点。一是始终保持对美-约的威慑力量,使其不敢对我动武;二是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一起迫使美-约接受逐渐丧失霸主地位的现实。以此,逐渐实现“和平演变”世界秩序。我国要坚持不懈地与美-约周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持续软化其对我敌视态度。要采取灵活弹性的策略,尽力避免与其激化矛盾,避免军事摊牌。但美-约可能铤而走险,图穷匕见。如果这样,我们也要尽量推迟摊牌的时间,以便缩小双方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争取赢得军事较量的胜利。

注释: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编:《北约的命运》,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北约网站:《2010:北约年度评论》(“2010: NATO’s Year in Review”), 见网址:http://www.nato.int/cps/en/SID-FA3FF20-55191A5B/natolive/news_69444.htm

[3]关于北约此次峰会有关内容,请访问北约网站:http://www.nato.int/cps/en/natolive/events_66529.htm

[4]关于《北约成员国防卫和安全战略概念》 (‘Strategic Concept For the Defence and Secur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见北约网站:http://www.nato.int/lisbon2010/strategic-concept-2010-eng.pdf

[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编:《北约的命运》,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6]刘琳:《亚太地区军事安全形势综述》,《外国军事学术》2011年第1期,第9-10页。

[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4/08/content_11147845.htm

[8] 蚁族:近年网络流行词之一,一般指“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或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的聚居群体;漂族:近年网络流行语之一,指离乡背井的人群,国内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北京、上海等地居多,故有“北漂族”、“海漂族”之说。

[9]《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1卷,第172页。

[10]《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1卷,第179页。

[11]《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3卷,第962页。

(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英帝国史、新殖民主义史。本文原载201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