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3年12月29日,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等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研究员致辞。黄平会长认为,探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正当其时,尤其是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密切相关。实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既有互知、互认的方面,也有互惠、互利的方面,在这两个方面基础上才能互相欣赏、互相鉴赏。同时,黄平会长强调,要充分意识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辩证性。
会议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白钢教授从两个结合出发,通过分析周易之“谦卦”与“大有卦”来探讨中国在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的对外形象和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认为中国既要持平等、尊重的态度,也要勇担构建更具公平正义秩序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树军教授系统梳理卡尔·波兰尼、米歇尔·福柯、萨缪尔·亨廷顿、乔万尼·阿瑞基、费孝通等五位思想家的观点,探讨文明的基本构成类型和文明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需要复兴一种更具感召力、引领性和普遍性的文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首先对作为名词的文明和作为动词的文明进行了区分,并从文明主体的集体性出发,认为文明互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全球南方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章永乐副教授强调欧洲文明的多样性、流变性和空间性的特征,认为中欧文明交流互鉴需要保持更加开放和流动的态度,并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行理解,落脚在构建中欧人民的命运共同体之上。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田德文研究员认为,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借鉴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非对立”、“非对抗”和“重和合”精神,尤其应重视“和平”和“合作”的中国“和合”传统观念,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魏南枝研究员强调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流动性和延续性,认为只有保证人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人民大学田文林教授认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地位。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批判了文明与野蛮的二分法,认为文明形态需要与生产方式结合。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朱剑利副研究员认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是遵循非排他性以及非对抗性的逻辑,不以对抗为目标,而是以建设性的未来为指向,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元素。中国社科院办公厅陈承新副研究员认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紧密相关,需要进行话语建构和实践探索。在会议主持环节中,刘作奎研究员称,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明观进行了革命性批判,认为西方文明持有一种精英式的、野蛮对文明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本我对他者的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成功将西方文明论进行了革命性阐述,落脚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这一群体当中。
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作总结发言,认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关系到中国与外部世界如何相处,不仅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外部世界,也涉及到外部世界如何看我们。鉴此,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既要让精英们听懂,也要让普通人听懂,真正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包容和平等共处。
撰稿:贺之杲
校对:齐天骄
审核:刘作奎